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休斯敦火箭:不止姚明战斗

休斯敦火箭:不止姚明战斗

作者:张天金    转贴自:全球品牌网    点击数:1061


    2001年4月6日,中国球员王治郅登陆NBA,亮相于万里之外的达拉斯,中国人对于世界上最顶尖的职业篮球联盟有了更多的情感归属。
 
    2002年6月27日,姚明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没有美国篮球背景而成为NBA状元新秀的国际球员,姚明的到来让中国人对于休斯敦火箭队有了更多的情感倾注。
 
    2007年11月4日,NBA新赛季打响,站在休斯敦火箭队主场丰田体育中心的地板上,姚明身旁的队友已经换了多数,数张陌生的面孔将伴随他征战自己的第6个NBA赛季。
     
    不过,在这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中,姚明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祖国的气息,他的火箭队友里有4个人选择了来自中国的体育运动品牌。
 
    李宁:不止海耶斯
 
    2006年12月,李宁品牌与NBA火箭队先发“五虎”之一的查克·海耶斯成功签约,海耶斯成为李宁品牌旗下的又一名NBA球员。
 
    请注意,海耶斯是李宁旗下签约的又一名NBA球员,因为此前李宁已经同骑士队的达蒙.琼斯签下合约,这是国内运动品牌同NBA现役球员第一次签约。较之达蒙.琼斯的小有名气,入列NBA50大巨星、获得四次总冠军的奥尼尔无疑更大牌,李宁和奥尼尔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全面。
 
    更重要的是李宁的国际赞助范畴并不止于此,单是篮球一个运动项目,李宁先后与西班牙篮球协会签约,成为2004-2008年西班牙男女篮球队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并全面赞助西班牙各级篮球队,并与阿根廷篮协签署了一份长达六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李宁正式成为阿根廷“国字号”篮球队的指定运动服装赞助商。
 
    安踏:火箭的官方背景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4日,国际著名财经媒体网站Bloomberg报道,休斯敦火箭老板Leslie Alexander有意入股中国最大的运动鞋业制造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额将达到2.345亿港元。
 
    此后通过各种渠道多种迹象表明,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美国富豪已经正式入股安踏。
 
    因为Leslie Alexander的股东身份背景,使得安踏签约休斯敦火箭的球员更加为人所关注。
 
    2007年10月,本赛季重返火箭队的后卫史蒂夫·弗朗西斯以及新晋加盟的前锋路易斯·斯科拉签约安踏,并将穿着安踏的球鞋出现在NBA赛场之上。
 
    虽然在三个品牌当中安踏最后一个签约NBA球员,但以史蒂夫、弗朗西斯在休斯敦的巨大号召力和路易斯、斯科拉西班牙联赛两度MVP来头,安踏的举动不容小觑。
 
    匹克:从战神到巴蒂尔
 
    和李宁的一专多能不同,匹克是专注于篮球领域的运动品牌,因为专注,所以在篮球领域匹克也就有了和众多知名品牌一较高下的资本。
 
    最先和匹克合作的篮球运动员是素有“战神”美誉的刘玉栋,匹克成功地将这位CBA联赛里叱咤风云的明星网至帐下,刘玉栋超人的意志、品质和篮球天赋为匹克打开知名度,拓展年轻人市场立下汗马功能。
 
    “战神”刘玉栋虽是所向披靡,但毕竟岁月不饶人,退役后的刘玉栋影响力日渐式微,也给匹克的明星代言留下一段真空期。
 
    2006年9月,NBA休斯顿火箭队主力队员、美国国家篮球队梦七队球员肖恩·巴蒂尔与中国匹克集团签约,此次签约被匹克誉为开辟了美国国家队队员第一次签约中国公司的先河。
 
    决战NBA赛场的中国式谋略
 
    这不是巧合,中国最有竞争实力的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同时出现在NBA赛场之上,又同时集中在休斯敦火箭队一支球队,其中可见的品牌谋略耐人寻味。
 
    第一,NBA全球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意欲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所看重的。作为公认的世界上三大运动项目之一,NBA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更是号召力巨大。同时,NBA赛场同李宁、安踏、匹克的主要产品篮球运动鞋有着非常直接的产品关联,有助于品牌进行产品推广。对于急于走出中国开启国际化征程的中国品牌而言,品牌的知名度是其面临的首要难题,连基本的品牌知晓都没有,何来品牌认知、品牌区别和品牌消费,选择NBA赛场,选择NBA球员显然是建立品牌知名度的捷径。
 
    李宁从签约现役NBA球员达蒙.琼斯,再到携手奥尼尔并建立旗下的“SHAQ”,李宁表现出与NBA合作方式上的娴熟,同海耶斯的合作则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宁全球战略的思路,也可以看出李宁发挥NBA球员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步。匹克在战神退役后出现了明星代言真空,本身就需要一个能够代替或者说延续战神号召力的明星球员,肖恩.巴蒂尔虽不是NBA顶尖明星级球员,可好歹是美国国家男篮梦七队一员,也是休斯敦火箭队主力成员,国际影响力显然高过战神一筹。安踏同匹克不一样,业务分为并没有是局限在篮球领域,也没有急于拓展国际市场,不过Leslie Alexander的入股加快了安踏NBA球员赞助进程,其中也可隐见安踏的未来战略。
 
    第二,三巨头名为国际化实则着眼于国内市场。选择赞助NBA球员没错,可以看作是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营销举措,不过李宁、安踏、匹克齐刷刷选择赞助同一支球队的球员,其中的缘由就显得耐人寻味。
 
    按照NBA的规定,休斯敦火箭队现有15名球员,除了全明星级的麦迪和姚明外,弗朗西斯、巴蒂尔、海耶斯、穆托姆博等球员的知名度相对较高。目前,球队头号球星麦迪的球鞋赞助商是大名鼎鼎的阿迪达斯,并拥有自己的运动品牌“T-Mac”;姚明选择的阿迪达斯、耐克之外的锐步,并成为锐步的核心级签约球员;穆托姆博廉颇老矣,毕竟年事已高,还能支撑多久尚书未知数,而且也缺乏明星气质;剩下威尔斯、麦克詹姆斯、海德之流在球队影响力,市场号召力和明星效应上和其他队友逊色不少。
 
    单纯从这个角度分析,三巨头的眼光不差,选了几个有号召力,有吸引力,还很有成长潜力的球员,也算是休斯敦火箭的明星级球员了。可如果计算三巨头在四个球员身上的投入,对比其他球队的同档次球员身价,再加上共同赞助同一球队球员所抵消的影响力,可以看出这四个球员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
 
    这样一来,三巨头不在酒的醉翁之意就看出些苗头,选中并不具备很高知名度的NBA球员,三巨头意欲何在?我们把目光回到这四个球员的队友globrand.com姚明之上,虽然姚明选择了锐步,但却并不影响姚明在更广范围和更深领域的影响力,姚明在中国更是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作为姚明的队友,这四个球员显然较之其他NBA球员在中国人心中更易于接受,更具有吸引力,既然是瞄准国内市场,三巨头选择姚明的队友,看似四个球员沾了姚明的光,实际上确是三巨头在充分利用姚明明星效应的扩大与增长。
 
    第三,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思路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笔者曾经在《看人家怎样使明星的?》一文中指出,中国品牌在发挥明星效应上同国际品牌有四个方面的明显差距,一是国际品牌把明星当作沟通的桥梁,不看成简单的工具;二是国际品牌用明星传递一种文化主张,不当作营销的形式;三是国际品牌让明星体现出人性关怀,不泯灭得毫无个性;四是国际品牌为明星提供广阔的舞台,品牌与明星共生互嬴。
 
    从三巨头签约NBA球员的做法看,技术应用更加提高,营销手段更加娴熟,国际视野更加前瞻,反映出品牌营销能力的提升。比如,李宁与奥尼尔在产品设计、研发、推广上的深度合作,建立“大鲨鱼”形象的Logo;比如,新版匹克的巴蒂尔Mv广告中反映出来更人性关怀的内容,在匹克官方网站上为巴蒂尔入选全明星积极拉票,成立球迷联盟等等。
 
    不过,在国际化发展思路上,我们的品牌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特别是对明星的包装、策划、传播、沟通、营销等多个环节需要向那些国际知名品牌好好学习借鉴,特别是在软营销方面更需要博采众长。
 
    第四,明星代言如何与品牌发展共赢。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言明星和品牌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双方一旦出现问题彼此都要受到损失,特别是对品牌而言,如果不能选择合适的明星并进行适度的约束,很有可能对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
 
    近几年,屡屡出现的违禁药品事件,表面上看是运动员的事情,实际上背后的赞助商是苦不堪言,类似的事件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训,比如刚刚结束的F1赛季,麦凯伦车队爆出间谍门事件,一号车手又屡屡与车队发生摩擦,车队大股东之一的奔驰汽车宁可车队不要违约赔偿也要将车手扫地出门。
 
    选择合适的明星,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才会使品牌能够从明星的代言中获益,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品牌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同时,品牌选择明星也要具有前瞻性,要有眼光,成名明星毕竟少数且代价不菲,如果能够发现潜力股,就很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超值的回报。李宁选择西班牙国家男篮和阿根廷国家男篮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两支球队初露锋芒的时候招致帐下,随后在两支球队相继获得冠军,给了李宁丰厚的回报。
 
    如果把姚明以状元秀的高度进入NBA看作是中国体育竞技的一次突破,那么中国体育运动品牌集体进入nba则可以看作是中国体育营销的一次拓界。
 
    我们当然希望以品牌为核心的中国创造拓界成功。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