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推出 “互联网信任计划”以来,国内众多反应敏锐的网商蜂拥而至,纷纷抢注“信用标签”。支付宝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来,提交“信用标签”申请的商家已达5000多家,正式贴牌的有1000多家,不仅包括电子商务网站,也包括众多淘宝网个人卖家。
然而,随着“信用标签”越来越成为大多数网商的共识,一些商家开始暗中推出伪造的“信用标签”。“因为贴上标签可以增加买家信任,生意做起来更顺利,买家还可享受‘全额赔付’的保障,所以一些商家想通过贴假标识鱼目混珠,瞒天过海。”某浙江籍网商表示。
“信任标签”可防伪
支付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倡导信任的网络环境,是支付宝推出“信用标签”的初衷。一些商家为了增加自己的诚信度而采用仿冒的“信用标签”,说明这些商家已意识到“信用标签”的含金量,但仿冒标签本身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也与“互联网信任计划”的初衷相违背。为此,支付宝将展开相关的“打假行动”。
支付宝公司将继续对“信用标签”的审核严格把关,从正面引导该计划的积极有效执行,只有拥有良好电子交易信用记录的商家才可能申请到“信用标签”。该负责人士指出,只要网民提高警惕,按照相关方法加以辨认,就可以对真假“信用标签”进行辨识。
首先,“信用标签”外观本身就具有防伪标识。早在“信用标签”推出之初,支付宝就为其设置了防伪功能,比如标签本身可动态显示商家的编号、信任指数、交易笔数等信息。为了进一步强化“信用标签”的上述防伪功能,支付宝将在11月对已加入信任计划商家的标识进行全面升级,新加入的商家则将直接贴上新标识。
其次,从点击“信用标签”打开的页面也可鉴别标识的真伪。商家贴上“信用标签”后,在“互联网信任基地”将生成一个专属于商家的认证页面,以防标识被盗用。网民点击商家的“信用标签”后,将弹出加密的商家网站介绍页面,其中包括商家加入“互联网信任计划”的时间等一系列信息。
“信用标签”普及进行时
今年8月初,支付宝公司在北京正式启动“互联网信任计划”。随后,“信用标签”陆续出现在绿森数码、网龙、骏网、神州风采、卡易售、淘票网、爱波网、北京商旅信通等网站的首页上。
目前,支付宝正准备把已经贴上“信用标签”的商家中保持良好诚信交易记录的商家推荐给网民。同时,支付宝将配合严格的管理体系,对不符合诚信交易标准的商家予以曝光,这些商家将被列入“黑名单”供网友查询。通过上述举措,“列入黑名单的不诚信的商家将无处藏身”。
中国品牌总网 |